台灣學生再度揚名國際!台灣科技大學設計所研究生蕭勝文創作的3D電腦短片《愛子》(Love_Child)在全球七百多件作品中脫穎而出,獲得第三十六屆美國SIGGRAPH年會的動畫展評審獎提名,不但是台灣學生首度入圍SIGGRAPH正式獎項,更是今年唯一學生身分入選者,將與美國與法國製片公司競爭得獎機會。
台科大碩士生 與大製片角逐
SIGGRAPH年會是全球動畫界每年盛事,創新的動畫技術都會在此發表,好萊塢動畫公司皮克斯二十五年前第一部短片就在此首映。今年共七百七十件作品參賽,其中評審獎僅三件作品入圍,八月七日揭曉得獎名單。
年僅二十三歲的蕭勝文利用3D繪圖軟體製作出兩分十三秒的動畫短片,描述繪圖軟體中兩個面體互相舞動,看似完成程式設計,卻也像模擬動物界互相求偶的過程,搭配歌劇《卡門》的「愛情」(L’amour)旋律,從點線面慢慢衍生成立方體,後又形成粉嫩可愛的嬰兒形體,在溫暖娘胎中浮沉。
之後畫面卻突然出現程式錯誤的「終止」(abort)指令,滑鼠左思右想後,選擇了「是」,嬰兒被摧毀化成碎片,音樂則終止在卡門旋律的驚嘆號中。短短兩分多的作品由近四千個影格組成,細緻流暢的嬰兒形成與突然被摧毀的過程更獲得評審青睞,大讚「視覺與政治意涵均令人驚豔的肯定」!
SIGGRAPH展 唯一學生入圍
蕭勝文說,靈感構想是希望藉此呼籲國際社會重視墮胎議題,最後的「abort」一詞具有雙關語;電腦指令「abort」有終止、放棄之意,英文「abortion」則指墮胎。他強調,對「能否墮胎」沒特別立場,只是希望拋出議題討論。
此文摘自http://www.itmaster.tw/?p=5724
--------------------
會想po 這篇文章是因為看報紙看到的. 在子宮內的可愛嬰兒圖片很大一張地被刊登在報紙上
圖片旁卻有著電腦的Abort視框, "Yes" or "No". 那衝擊性真的蠻大的
本來想找出整個3D動畫片來看的,但是....唉...花了一些時間找不到就不想找了
反正youtube有差不多的看到就好. 不過感覺應該是會有差別的!
Abortion (想當初學會這單字也是從bris台灣人圈子的網路上看到學來的+_+"
在那裡,去哪裡墮胎.多少錢的事簡直好像在吃飯似的公開討論)真的是令人很驚訝的一件事!
但是當如果發生了必需要選擇yes or no的情況時我無法說哪一種選擇才是正確的.
可是我們卻可以避免讓自己面臨這樣的選擇困境. 別讓自己有永遠後悔,深懷愧疚心情的機會,
也別讓自己有了扼殺無辜小生命的機會!
世上有很多無奈的事,就像有的夫妻想要小孩,卻無法生育;有的可以生育卻草率地墮胎或丟棄
只能說那些可愛的小寶貝天使們,各個真的得拿著平安符保佑他們能夠降臨在愛他們的父母懷裡